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书评 当长江遇上塞纳河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法建交的第五十四年。时光荏苒,我们也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和受益者。作为中国人,同时也作为法语学习生,如何将中华民族文化与法国文化融合,是扛在我们肩上的任务。


    两个单独的人是个体,就好比大洋上孤独的两座岛屿,隔海相望,互不言语。唯一能让它们连通的方式就是建桥,构造出一条道路,才能让两座岛屿拥有连接的渠道。将这一假象拉回现实,人与人之间的这座桥梁无外乎就是“语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法文化交织得越发紧密,也正是因此,我们才借以更好地寻觅在中法文化交流的秘密。既然“语言”是文化沟通的基本,那么以语言而衍生出的中法文学,则是我们开启中法文化这扇隐晦大门的钥匙。


    法国文学很难在语言中找寻外露的情感,倒还能瞧见法国人民的保守。笔者认为,亚洲文学是一捧泉,有容纳万物的本领;法国文学则是一支烟,吸进肺里又吐出的烟雾便是作者灵敏的思绪,而没被读者看出端倪的那一部分,则成了落下的烟灰,被轻轻拂去。


    在改革开放后,中法文化交流更为密切,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呈现出互相包容的秉性。2018年《新京报》“大民大国·40年40本书”揭晓,其中代表法国文学的书籍有6本,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中法文化传播的足迹:《论美国民主》(阿历西克·德·托克维尔)、《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乌合之众》(勒庞)、《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克)、《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小王子》(圣埃克絮佩里)。80后翻译家李继宏先生的译本《小王子》上市以来在全国狂销330万册,被圣埃克絮佩里的后人赞誉是目前最好的翻译本;著名的中国作家余华,他在创作早期因阅读法国文学而被深深影响,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被译为法语,余华本人也因《活着》这一本书,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恰巧,《活着》也入选了2018年《新京报》“大民大国·40年40本书”。


    中法文学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古典文学给彼此带来的传统观点,还有一并携带着的这些新时代特色。在各类的中法文化纪录片中也不难看出,两国都在交流中被对方改变。


    本该是看上去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一边是西欧傍海的浪漫之都,一边是隐忍稳重的古国,沉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静静发酵。在这两个风格迥异的民族身上,有的都是对梦想勇敢追逐的精神。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更深入地与法国对接,也让正在学习法语的我们窥见了中法文学交汇的多样性。四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已不再是那个从前的中国,我们是新生儿,我们沐浴着这份希望与阳光,安定伫立。


    这就是塞纳河与黄河长江的相遇吧,横跨半个地球也不能阻挡的文学洪流。中法文学从此开始,中法文化也因此更为灿烂。   文/水一


    (作者原名彭丹妮,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法语系大二学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TOP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