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去博物馆散步,才是正经事

赵培在河北博物院观展。  





逛博达人 扫码进入ZAKER潇湘看一个博物馆逛展达人练成记  




    人为什么一定要去博物馆?


    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会说,博物馆里盛纳着文化的血脉,是对历史和知识的系统整理、直观呈现,比书本上的文字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的人会说,博物馆里珍藏的都是稀世文物和艺术珍品,遇见好的作品,就能感受到穿越时光的力量。有的人会说,博物馆可以领略艺术之美,熏陶人的气质,培养出一个人的出众品位。


    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博物馆的存在就像生命中一道特别的亮光、锦上的繁花、乐曲的Solo。


    在认识博物馆达人赵培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博物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高于生活的一种追求,而是整幅锦缎、全部乐句,是生命本身。                               


    撰文/本报记者储文静


    转身:从“三无”素人到博物馆达人


    今年33岁的赵培,网名叫做“秋水平湖”,出生于河南信阳。


    因为年少时的叛逆,赵培抗拒教育制度,连高中都没毕业。


    因为缺少学历,赵培做过几年销售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如今依然失业,没有经济来源。


    因为特立独行,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他被老师和亲友们当作异类。


    就是这样一个无职业、无地位、无学历的“三无”素人,却是圈内著名的网红博物馆达人。


    他有多著名呢?


    举个例子:2017年,首都博物馆年度大展《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这个惊艳了世人的大展上部分玉器、青铜器、金银器和漆器的展陈说明,是赵培写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去看湖北曾侯乙墓吧,一般是隔着栏杆在外面看。但赵培,可以被允许去到曾侯乙的墓室里去看。


    赵培痴迷于文物研究,从2015年到现在,他一共去过近300家博物馆,实地探访了数十个先秦遗址,参观了上千个专题展览,拍下了近50万张各类文物照片,写下了20万字的访古笔记和书稿。


    更有甚者,每当赵培去到一个地方逛博物馆看展览时,当地的文博发烧友们会翘班跟他同去看展。因为他的解说会比馆员的讲解深刻和有趣得多。


    “我该怎么去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如何赋予生命意义,这是我长久以来追寻与思考的问题。所幸的是,我终于在青春的后半段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赵培说的,人生的方向,大概意味着,他打算与博物馆纠缠一生。


    在家乡高中没读完的赵培在广州待了六年,主要从事销售一类的工作。2013年春节后去了北京。在北京,学历的门槛让赵培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赵培就开始在北京的街头游荡。北京古迹众多,闲暇时间超多的赵培在到处游逛时,逐渐对古建筑有了一些了解,也开始书写自己对古建筑的思考和见解。


    2014年底,国家博物馆配合当时在京举办的APEC会议,举办了《丝绸之路》展。展览公告里,放出了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的照片。赵培对这件文物慕名多年,却一直没能一睹尊容,为此,他提早准备,成为了这次展览的第一批游客。


    严格来说,这算是赵培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看展。没想到的是,这次展览竟宿命般地改变了赵培的人生轨迹。镶金兽首玛瑙杯,点燃了赵培对文物及传统文化的热情,他仿佛在一瞬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他坚定地想把中国玉器史研究透彻,并系统地书写出来。


    “只有倾尽全力,才能做到极致。既然想法已定,那就全力以赴。”对于文物研究而言,实物和出土信息永远都是第一手研究资料,为了尽可能的多看实物,收集第一手数据,建立自己的原创体系,自2015年2月起,赵培开始了全国各地的看展访古之行。

    4年,不在看展,就在看展的路上


    4年多来,赵培每年都有至少五个月时间在各地看展看遗址,除了西藏、海南和港澳台,国内每个省份都去过,不少城市去了不止一次。


    2015年,赵培有半年时间在各地奔波,以看常设展览为主,把全国大部分省博和重要的遗址博物馆看了一遍,也顺带看了一些市县级博物馆和临时展览。这一年下来,他学会了如何看文物,原创性的解读和发现,这也是他成长的关键一年。


    从2016年开始,赵培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临时展览上。“绝大多数常设展览都是万年不变,由于展厅面积和展陈条件的限制,不少文物在常展中看不到,只有在一些临时展览上才能露面,所以临展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这一年里,赵培花了将近9个月时间,在各地追展,也开始专程去看一些散布于地方上的重要文物。


    经过前两年的积累,2017年赵培开始大量翻阅考古报告、简报、专著和论文。阅读之外继续在全国各地追临展,出行时间也达到了半年。2017年5月,他还参加了首都博物馆年度大展《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为这个展上部分玉器、青铜器、金银器和漆器书写展陈说明。随着水平的提升,他对之前看过的实物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于是这一年里,他也为了看这些有新发现新理解的实物故地重游,专程再去看一趟。


    2018年,赵培把视线从中原拉到了西域,6月沿着丝绸之路古道,把重要的几家博物馆看了一次,这一年的出行又将近半年,也还是以追临展为主。


    根据赵培的粗略统计,省级博物馆里,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和海南全都去过。市级博物馆去过79家,遗址和专题博物馆去过55家,重要的先秦遗址,比如石峁、陶寺、良渚、凌家滩、河姆渡、跨湖桥、二里头、殷墟、周原、秦公一号大墓、曲沃晋侯家族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韩城梁代村芮国墓地、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武汉盘龙城、曾侯乙墓和秦陵等都去过实地,部分遗址还下过墓圹或者探方;看过的常展加临展总数可能过千个,见过多少文物已经无法计数了。


    “这4年多时间,是我人生最充实精彩的时光,从2015年下半年起,每次看展我都会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打卡签到,几年下来留下了满满的回忆。”4年多下来,赵培拍回近50万张各类文物照片,攒下厚厚一摞门票和车票。赵培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聚珍赏器”,时不时地分享拍回来的照片,一期挑一件文物做深度详细解读,他希望更多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对博物馆感兴趣。


    “博物馆的传承保护,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会关心文化,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精神需求自然也就上来了。”赵培说,除了课本、电视节目和媒体,博物馆和古迹是能传播和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地方,也是最生动最直观最有效的地方。


    如何让年青一代爱上博物馆?赵培表示这个要靠多方面的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讲座或者活动,历史课也可以增加相关内容。父母也可以适当带小孩逛逛博物馆,或者鼓励支持孩子参加相关的社会活动。各地的媒体,也可以对应地增加相关内容的节目报道。政府也可以在一些公共场合增加相关的活动、户外公益广告等等,营造好的社会环境。“不过这中间也存在一个问题,有些学校把逛博物馆当成了一种类似应试的活动了,不是让小孩去寻找乐趣,而是让小孩去完成考核任务了,这就本末倒置了。”


    计划著述中国古代器物史


    “各地博物馆因为历史遗产、办展水平和服务观念的差异,观展体验不一。以我直观的感受,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整体上呈现一个趋势:沿海发达地区及一线城市的展馆整体较新,配套设施先进,各种临展也相对较多,博物馆的客流量也相对较大,同时参观者的素质也相对较高。”说起全国各地逛博物馆的经历,赵培滔滔不绝。


    因为看展,赵培认识了全国各地的文博发烧友,他们时常约着一起看展,时间一长,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网友会向赵培咨询逛博物馆的经验,赵培总是免费给予很多讲解和帮助,而他的建议往往比官方介绍更专业,更接地气。


    赵培说,从服务方面来讲,首推河北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从一些细节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他曾经在河北博物院满城汉墓展厅和燕国展厅看到几个并不明显的错误,向馆方提出来以后,工作人员第二天就去展厅核查了,查错和改错速度,在全国博物馆中都是极为少见的;上海博物馆展厅的保安,要算全国博物馆保安里最专业的了,与上海博物馆的学术水平相吻合,几乎随便找一个聊,都能发现他可以深度地讲解展厅的文物。


    有一个让赵培印象深刻的经历,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杯的流水口,也就是兽的鼻子是一个金塞,之前方向塞错了很多年,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微的错误。赵培在现场看出来后,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问,评论很多,也没有一个人看出来错在什么地方。他说明错误以后,被微信好友里一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老师看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以最快的速度纠正了这个错误。赵培是因为这个玛瑙杯开始看展的,这个多年的小错误也是被他发现的,也许多年以后,这会是他和这件国宝的一段佳话。


    2016年底,成都博物馆开了一个《丝路之魂》展,借调了诸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谓国宝云集,但官方的宣传都是冲着复制的莫高窟。一个在成都的朋友看展之时随手发了几张照片给赵培,赵培看到了其中的重要文物,正在江苏看展本无到成都的意思的赵培,当即决定马不停蹄直奔成都。其后因为他分享照片,带动了一大批文博发烧友赶到成都看展,这是第一次因为他的带动,掀起了看展的热潮。


    赵培经常在博物馆给参观者即兴讲解。专业与趣味兼顾让他因此圈了不少粉,他建了一个微信群,把不少第一次逛博物馆的也拉下了看展的坑,不少人甚至听过他的讲解以后不愿再听其他人讲解。


    逛博高阶指南


    逛博物馆的正确姿势听听达人怎么说


    博物馆是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合。去到一个城市,如果时间允许,都应该去看看博物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应该怎么逛博物馆呢?博物馆达人赵培给出了以下建议:


    前期准备


    逛博物馆的预习功课必不可少。看展之前,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官微、公众号或其他信息平台,获取对博物馆、藏品以及常展或临时的介绍。平时多看一些书籍和资料,适当增加阅读量,储备一些考古和历史知识,现场看起文物来,会更加驾轻就熟。


    时间选择


    尽可能挑客流最小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安静和自由地看展。周二到周五的工作日,参观者人数会明显少于周末和节假日。如果不能避开假日,那就尽可能早到,上午客流量会小于下午。另外有些博物馆有夜场,夜场参观客流也会比其他时间少。如果只是作为消遣娱乐,一般两个小时足够。但对于深度发烧友来讲,好的场馆和展览,一天时间都不够逛。进入展厅,建议先快速走一遍展线,大致知道都有哪些文物,这样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效率最高化,给重点文物安排更多时间。


    衣着


    颜色上尽可能选择深色或者黑色,这样可避免拍照时受到玻璃反射的衣服颜色的干扰。有些博物馆比如上海博物馆因为有书画常设展览,展厅的空调温度比较低,看展时可以带上一件薄外套或者披肩。逛博物馆需要久站和步行,建议尽可能穿舒适合脚便于行走的鞋,女士忌穿高跟鞋。


    饮食


    禁止在展厅内饮食,有些博物馆会有餐厅或者咖啡厅供大家用餐,如果没有,可以在展厅外的休息区域。不少博物馆禁止携带有色和含糖的饮料进馆,可以带纯净水。如果准备长时间看展,可准备一些巧克力补充能量。


    拍照


    拍照时关闭闪光灯,以免影响他人。不建议带单反,太大太沉,会增加看展负担,此外,博物馆通常禁止使用三脚架。如果只是为了记录和分享,正常的手机拍摄足够。如果是资料性取图,推荐使用支持M档的专业级卡片机。展台玻璃有时会有油污,影响观看和拍照,可自备湿巾擦拭玻璃。


    参观礼仪


    不在展厅大声说话或制造噪音、奔跑或者坐卧,不触摸裸展文物,不阻塞紧急通道,不在展厅接打电话。带小孩的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展礼仪,博物馆不是游乐场。如果遇到讲解员或者导游讲解错误,可以小声友好提示,不必争论。有同行参观的朋友讨论,尽可能不影响别人参观。为别人讲解,尽可能不影响其他参观者。如遇火险等突发事件,主动配合服从馆方安排。


    看展


    很多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官方讲解志愿者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或微信导览,看展之时可以留意官方的讲解公告,跟上讲解时间。听讲解,或者微信扫码收听讲解,有助于加深对于文物的认知。


    如果幸运,可以在展厅遇到一些专业人员,他们可能会即兴地给游客讲解,这些讲解在水平和趣味性上,可能远胜官方的讲解。(如果遇到赵培,你们一定别放过他!哈哈)


    纪念品


    收集门票是很多人的习惯,但现在很多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用刷身份证替代了纸质门票,就少了一份纪念。也可以考虑在馆内买一些好的文创产品留作纪念。


    这些博物馆最值得看


    常设展览方面,除了央地共建的八大博物馆外(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和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这几家省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杭州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荆州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信阳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长沙博物馆和定州博物馆等市级博物馆都值得推荐。


    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三门峡虢国博物馆、韩城梁代村芮国博物馆、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和十三陵定陵博物馆这些遗址类博物馆也都值得推荐,特别是金沙、良渚、三星堆和南越王墓每年都还有临展可看。


    前文说过,临展的重要性不输常设展览,在全国的博物馆中,办临展,从展览文物本身和办展水平上看,浙江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这几年的重要临展都是借洛阳博物馆或者开封博物馆的展厅举办的)、良渚博物院、深圳博物馆和山东博物馆当属第一梯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TOP

[潇湘晨报]

TOP

返回列表